位于荊州古城新北門外的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加固維修工程已全面啟動,并計劃于7月5日完工。屆時,古城出入口處的危橋將全部清零。
工期3個月——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加固維修工程啟動
一時不暢是為了以后更通暢。人民北路太湖港橋于上世紀90年代建成,當時該橋定位是公路橋,為空腹式雙曲拱橋,雙向4車道,橋梁全長76米,橋寬20.4米,是出入荊州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承載著人民北路、古城內處環、水榭香堤、北環路等路段的較大負荷交通流量。
隨著城市的發展,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從公路橋“轉型”成為城市橋。由于橋梁設計、建設年代久遠,該橋被檢測評定為四類橋,橋梁承載能力偏低,市城管部門采取限高措施以確保橋梁安全。根據2022年城市建設計劃,市城管執法委于近日對人民北路太湖港橋進行加固維修,以提升該橋承載能力,工期約120天。
修舊如舊、清理隱患——提升橋梁交通承載力
3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新北門外的人民北路太湖港橋,由于該橋梁嚴重老化,橋柱上的混凝土隨手抓都能成塊脫落,橋梁維修迫在眉急。
該橋已加裝藍色施工圍攔進行封閉施工,橋上,兩輛挖機正在橋面打孔作業;橋下,10多名工人正在做橋梁壓板、抬鋼筋、制筋等處理,讓橋更牢固。其中制筋處理是為了讓橋梁加寬加厚,為下一步橋座澆筑混凝土打基礎。市市政環衛中心劉強科長介紹,該工程的啟動原則上不改變橋梁現有外觀,保持與古城風貌一致。通過此次加固維修計劃,進一步提高橋梁原荷載等級,滿足現有交通量需求,保證橋梁長期安全運營。
據介紹,該工程主要是對橋梁主拱肋采用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提高主拱圈承載能力;處治破損嚴重的拱上立柱和蓋梁,提高結構安全性,消除安全隱患;處治橋面系,提升橋梁通行舒適度;對原橋臺上部沉陷部分進行回填,恢復人行道板;對橋梁梁體進行防腐涂裝,達到全橋見新的景觀效果。
大北門進、小北門出——行人車輛請文明出行、依規繞道
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根據相關規定,市交管部門決定從2022年3月5日零時起至2022年7月5日24時止,對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實行交通禁止管理,即禁止一切車輛及行人通行,并請過往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按交通指示標牌和執勤人員指揮通行。
場調查發現,隨著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實施禁行管理,小北門出城壓力倍增,出城車流量已是平時的10多倍,交管部門已增派交警現場指揮、疏導交通。
人民北路太湖港橋封閉施工,市民、車輛如何才能順利進出古城?根據交管部門的安排:目前,機動車可改道從大北門進城,從小北門出城。大北門、小北門兩條通道因城洞狹窄,均為單行道,過往行人、車輛應文明出行,切莫逆行“添堵”;行人、非機動車可從大北門進城,從小北門出城,也可從兩條外環進和出,分別是沿太湖港綠道、沿護城河外環繞行到新北門護城河橋進入古城新北門。
橋面系,指的是橋梁附屬設施中,直接承受車輛、人群等荷載并將其傳遞至主要承重構件的橋面構造系統,包括橋面鋪裝、橋面板、縱梁、橫梁、遮板、人行道等。